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装具。又称马铠。可分为两类,一类用于保护驾战车的辕马,另一类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。
商周时期,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,马甲用于保护驾车的辕马。主要是皮质的,面上髹漆,并常画有精美图案。分为保护马头及躯干的两部分。 秦汉以来,骑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。马甲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 。东汉时期,已经使用起部分防护作用的马甲,如保护马前胸的皮质“当胸”。到三国时期,文献中已记载有全副马铠。自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,骑兵的作用大大提高,组建了人和马都披铠甲的重甲骑兵——甲骑具装,马铠的结构也日趋完备,并从此称为具装铠或马具装。具装铠有铁质的,也有皮质的,一般由保护马头的“面帘”、保护马颈的“鸡颈”、保护马胸的“当胸”、保护躯干的“马身甲”、保护马臀的“搭后”以及竖在尾上的“寄生”6 部分组成,使战马除耳、目、口、鼻以及四肢、尾巴外露以外,全身都有铠甲的保护。隋代以后,重甲骑兵日渐减少,但马铠仍是军队中使用的一种防护装具。在宋、辽、金之间的战争中,交战各方都使用过装备马铠的骑兵。到明清时期,骑兵的战马一般不再披这种笨重的马甲。
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高祖纪上》:“ 明宗与梁人对栅於德胜 ,时晋高祖为 梁人所袭,马甲连革断,帝辍骑以授之,取断革者自跨之。”《水浒传》:“ 呼延灼领了钧旨,带人往甲仗库关支, 选讫铁甲三千副,熟皮马甲五千副。”
马甲也叫铁衣或背心。是一种用于保护躯干,或保暖的服饰,起源于中国,后传入欧美。
清俞樾《茶香室三钞·罩甲》:“国朝 王应奎 《柳南续笔》云:‘今人称外套曰罩甲。’……按,今吴中犹有马甲之称,当即由罩甲而得。” 张天翼《夏夜梦》:“那件密密扣着的马甲--把她显得更加瘦小。”
历史上曾是官服或制服,如清朝官服“十三太保”(因用十三粒纽扣而得名),就是马甲。
马甲是一种无领无袖,且较短的上衣。主要功能是使前后胸区域保温并便于双手?活动。它可以穿在外衣之内,也可以穿在内衣外面。主要品种有各种造型的西服马甲、棉马甲、羽绒马甲及毛线马甲等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